会员登陆 登陆     |    

当前位置:首页 > 商洛多条重点产业链实现总产值429.23亿元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商洛多条重点产业链实现总产值429.23亿元

供稿: | 2025/7/4 0:00:00

  7月3日,商洛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商洛市发改委介绍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情况,市工信局、市文旅局等部门答记者问。



  据介绍,今年以来,商洛市积极构建四级工作体系,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截至目前,,其中6条工业重点产业链在库企业325户,实现总产值165.05亿元,同比增长10.2% 9条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118.18亿元 5条文旅产业链总营收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和11.2%。招商新签约重点产业链项目150个,总投资245亿元。

  新材料产业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跨越。陕西锌业、大西沟矿业积极开展智能化改造,西部鑫兴获批省级先进钼铼材料工程研究中心,30个项目完成投资12.9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78.6亿元,同比增长12.7%,规上企业达76家,新增年产5万吨电子级硅微粉等14个招商项目,总投资29.12亿元。

  绿色食品与健康医药产业实现了从“初级加工”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出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医药产业十项支持措施》,推动林果等产业转型拓展。产值实现18.7亿元,同比增长6.8%。丹凤舒万康甘草次酸提取等26个项目完成投资8.16亿元。招引茶叶深加工等69个项目,总投资79.77亿元,核桃、板栗等6大农业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

  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实现了从“单一发电”向“全链条布局”的突破。镇安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发电8.13亿千瓦时,陕投腰市50MW和商南100MW储能电站落地,全市光伏装机达129万千瓦,年发电14亿千瓦时。产值实现26.7亿元,同比增长6.7%。商南中剑高纯硅冶炼余热发电等9个项目完成投资22.33亿元。招引年产3GWh固态锂离子电池等13个项目,总投资61.27亿元,“新能源+储能”产业矩阵初步形成。

  电子信息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了从“零散配套”向“集群协同”的进阶。以商洛比亚迪、陕西迈思普为链主,82家企业形成配套集群,5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产值实现19亿元,同比增长8.2%。丹凤智能变压器等27个项目完成投资5.06亿元,新招引年产600套微波通信设备等22个项目,总投资30.62亿元,智能制造能级持续提升。

  新型建材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生产”向“绿色低碳”的转型。推动尾矿分级利用、绿色升级改造,洛南鑫诚对建材生产线进行绿色升级改造,柞水晋大建材年利用尾矿废渣60万吨。产值实现21.9亿元,同比增长10.9%。秦新矿业建筑石料等17个项目完成投资6.46亿元,新引进洛南石英岩陶瓷新材料等3个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实现逆势增长,绿色建材产业韧性凸显。

  康养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沉浸”的跃升。全市创建国家甲、乙级民宿各1家,评定市级精品民宿21家,特色民宿23家,引进花间堂等5家品牌运营公司。成功举办2025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全市旅游接待2415万人次,旅游花费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3%和11.2%,招引全季酒店等29个项目,总投资32.14亿元,“秦岭康养之都”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开发区建设实现了从“空间拓展”向“质效提升”的跨越。镇安省级经开区和商州、柞水县省级工业园区获批,全市实现省级开发区全覆盖。出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市开发区完成投资12.8亿元,实现产值151.8亿元,同比增长12%。

  生态产品价值工作实现了从“机制构建”向“价值转化”的突破。出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三年行动方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立法列入市人大年度计划。丹凤与南京达成“零碳会议”碳票交易意向。柞水终南山寨获VEP项目贷款4000万元,全市绿色信贷余额200.76亿元,同比增长11.4%。“绿水青山”正通过碳交易、绿色金融等路径转化为“金山银山”。

  下一步,商洛将推动金融机构与项目精准对接,为签约落地在建项目提供全周期服务。以科技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借助西商融合,依托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推动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培育科技型企业。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企业落户、项目落地、客商安家的发展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