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登陆     |    

当前位置:首页 > 发改委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关键窗口期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发改委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关键窗口期

供稿: | 2025/9/1 0:00:00

  国家发改委指出,未来1—2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将多举措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发放算力券等降低创新主体研发成本。

  日前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人工智能+”的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是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第二个阶段是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 第三个阶段是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国家发改委指出,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延续、深化和创新。“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从“信息连接与扩散”向“知识运用与创造”的跃升,以更具变革性的力量,推动生产要素重组、价值创造方式升级、组织形态演化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变革。未来1—2年,正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窗口期,要汇聚全社会资源力量,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领域,形成发展合力,推动“人工智能+”打开局面,取得实效。

  无论从技术进步还是从发展要求来看,当前实施“人工智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比较成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迭代,人工智能已展现出较强的通识能力,已经从只能面向特定场景、完成特定任务,进化为可“举一反三”、完成普遍性任务,技术通用性显著增强,基本具备向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应用的条件。因此,在现阶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