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登陆     |    

当前位置:首页 > 萧县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萧县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 | 2025/10/29 0:00:00


  近年来,萧县深入实施制造业领域“亩均论英雄”改革,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机制和差异化政策措施,引导制造业企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促进企业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提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度,该县参评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2.52万元,亩均营收达225.89万元 规上工业企业增至187户,新增28户 全县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5户,防腐蚀涂料产业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林平纸业等龙头企业加速上市,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91.3%,拉动全县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

  在政策体系方面,该县出台《萧县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将企业分为A、B、C、D四档,实施差异化政策。在评价指标设置上,突出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业转型、智改数转、科技研发、绿色发展、产销对接、腾笼换鸟”等多个方面的亩均效益考核,并针对制造业企业推出“共性指标+发展指标”模式,既考核亩均税收、亩均营收等核心指标,也兼顾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才密度等发展潜力指标,还设置智能工厂、技改项目等13个附加指标,加入“亩均利润”评价指标。这不仅推动了要素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聚,促进了企业扩容提质增效,也使评价体系更趋科学完善。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72家参评规上工业企业的评价工作,评定A类企业36家、B类企业77家。

  在金融保障方面,萧县聚焦制造业企业发展难题,将金融支持与土地、能源等要素配置联动起来综合发力,让企业评价结果与信贷审批直接挂钩。对于评价结果好的制造业企业,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下午茶”“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搭建政银企面对面洽谈平台,通过提高信用贷款额度、降低融资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占比等,切实解决其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62期“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家接待日”系列活动,为亩均效益评价参评A类企业发放贷款25笔2.28亿元,B类企业发放贷款49笔3.65亿元。

  在结果运用方面,萧县深化“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对于C、D类低效企业,通过差异化信贷政策引导其转型或退出,既倒逼产业升级,避免资源过度投入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又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同时,萧县积极开展“低效土地”改造提升行动,系统谋划、科学设计,让闲置资源获得“新生” 还通过“工业上楼”模式拓展发展空间。今年来,县经济开发区已打造四期标准化厂房及乡村振兴产业基地54万余平方米,让“平面发展”变为“立体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