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工业基础指数正式发布
供稿: | 2019/6/24 0:00:00
在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大会暨工业强基产业“一条龙”发展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专家委主任陈玉涛正式发布工业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主要成果——工业基础指数
陈玉涛女士首先详细介绍了构建工业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工业基础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李克强总理也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19年1月,苗圩部长在接受央视专访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并在今年《求是》杂志第6期发表的《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详细论述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2019年两会“部长通道”上苗部长表示,工信部将从“四快一好”几个方面抓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对工业制造业发展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视。
工业基础能力,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工业基础指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体系。如何科学、系统地评价工业基础的发展水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完善行业管理体系、调整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业基础在各行业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为此,中国企业联合会与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组织开展了工业基础指数研究。从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共性等五个原则出发,建立了工业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从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发展水平三个维度进行剖析 以制造强国十大重点领域80余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软件,70余种关键基础材料为基本研究对象。中国企业联合会向相关会员企业发布《关于征集工业基础体系相关企业和信息的通知》,采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通过现场访谈、实地调研、案面研究等方式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最终梳理出150余个方向260余种产品(元器件/零部件/工业软件/基础材料),对这260余种产品从产品定义、分类、技术和应用、市场规模、市场格局、国内品牌占有率、国内外差距、未来趋势开展了深度研究,具体分析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和国内相关参与者,形成了每一个单项产品的市场研究报告作为参照依据。通过数据模型,采用客观赋权法,历时3年,研究分析年度工业基础指数。旨在为夯实工业基础,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更多地支撑政府、服务企业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陈玉涛女士还重点介绍了构建工业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科学衡量工业基础发展水平。工业基础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因素较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仅通过某个或某几个指标很难全面地衡量工业基础的发展水平。需要通过构建工业基础评价指标体系,采集企业、行业、地区相关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科学、系统、定量地衡量工业基础的发展水平,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对比发现差距,并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
二,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地区、行业提升工业基础发展水平。当前,通过开展提升工业基础的相关行动推进零部件(器件)、材料、基础工艺、技术技术在重点行业、企业的发展水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面临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发展路径不明晰等诸多问题。通过构建工业基础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企业、地区、行业工业基础发展水平,
鉴别其能力短板,可为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撑。
三,为制定工业基础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项目建设和行业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对项目的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和验收,目前仍缺少标准化的、可量化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科学地构建工业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及时评估建设水平,是有关单位优化工业基础相关政策引导、完善行业管理体系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