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登陆     |    
其它

当前位置:首页 > 抢抓机遇升级改造,山东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更新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抢抓机遇升级改造,山东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更新

供稿: | 2024/4/15 0:00:00


  山东省政府日前下发《山东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高水平工业技改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动产业实现高端化跃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聚焦工业母机、工程机械、农机装备等优势产业和医疗装备、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加快设备更新的政策鼓励下,山东工业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导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传统制造业更新设备意愿强

  “这台印刷机配备了全自动套印系统和全自动检测系统,仅此一台机器,每天满负荷可以生产15万米膜卷,产值约10万元。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已实现了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的智能化,生产效率提高了30%,用工成本降低了15%,生产周期缩短了10%,公司的综合运营效率和行业竞争力也不断提升。”青岛华康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宪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据孟宪鑫介绍,今年该公司还将继续投资近一千万元,加快设备更新升级,新建一个自动化包装车间,建成后将实现从分切、装箱到入库等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力争实现年产值3亿元的目标。

  在山东美陵集团汽车半轴机加工车间,一台台数控机床与一支支机械手臂高效协同。“多年来通过不断改进重卡半轴自动化生产线,公司实现了质效提升。近期我们计划加装自动在线检测设备,减少工人进线检测停机时间,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并将以数字智慧持续为转型升级续航,通过对产品的新突破,在市场中赢得新优势。”山东美陵汽车零部件分公司副总经理徐立志信心满满地表示。

  据徐立志介绍,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是大势所趋,为加快升级改造,集团实施了美陵智造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1.7亿元,依托现有厂房,引进国内领先的数控机床、数控高速钻铣床、机器人全位置钢板等自动化设备300余台(套)。预计整个项目建成后,美陵集团将实现年产压力容器5000吨、汽车零部件机加工产品2万吨,推动产品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拓展新市场。

  在泰山钢铁集团泰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卷卷不锈钢卷接力下线,生产现场却鲜见工人身影。“我们采用世界一流的工艺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760米生产线仅需6名工人。”泰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立成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泰山钢铁加快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改造,启动实施了泰钢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年产5000吨羰基铁粉、100万吨废钢资源回收加工迁建、泰山不锈1820mm热连轧产线升级等项目。

  其中,泰钢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项目已经开工,项目计划投资37.09亿元,炼钢系统将置换建设两座117转炉、两台1650mm板坯连铸机,轧钢系统新建4架精轧机,炉卷轧机改造为连轧工艺。项目投产后,将使泰山钢铁成为产品一流、装备一流、环境一流、效率一流的特钢企业。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工业领域信息化、数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主动加快设备升级改造速度,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

  新兴产业加快新产品创新迭代

  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机遇。工业母机等优势产业和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企业,纷纷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瞄准高端化发展。

  “威达重工正积极加快国际高端数控机床项目建设,项目占地245亩、总投资达10亿元,涵盖粗加工、精密加工、精密钣金及高端数控机床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产能,可年产1000台五轴加工中心,年产值预计达5亿元。”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慧彬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预计该项目今年12月部分投产。

  据吕慧彬介绍,作为一家集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于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母机企业,威达重工既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山东省政府实施“1131”突破工程三核之一的链主企业。

  近年来威达重工不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坚持自主创新,在主轴、转台、刀库、五轴铣头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实现了突破,运用工业互联网赋能,打造了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将重点向龙门、卧加和智能产线领域发展,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带动地区机床产业发展,形成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化产业集团。”吕慧彬透露。

  这只是枣庄工业母机产业链主企业打造新优势的缩影。据枣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枣庄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许桂良介绍,依托机床产业优势,枣庄持续推动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建立了工业母机企业库,按照龙头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开展分类指导、分级培育,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和谐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工业母机及其配套企业366家,其中整机企业296家,年产各类机床20万余台(套),产品涵盖金切机床、锻压机床、专用机床、数控系统、机床附件等15大类、上千个品种,其中钻铣床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以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为代表的数控机床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0%。”许桂良表示。

  配套扶持政策将解中小企业之忧

  尽管各个层面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备更新,但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部分中小企业对于设备更新有疑虑、积极性不高。

  “设备更新升级、智能化改造,的确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设备更新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中小企业本身规模相对较小、资金不足,对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金融、技术方面的扶持政策。”济南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总经理周林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为解决类似的后顾之忧,山东已明确,后续将制定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提升等分领域实施方案,研究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举措,构建“1+N”政策体系,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茂庆此前表示,山东省工业领域当前设备投资年均规模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比重超过八成,设备更新的潜力足、空间大。下一步将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聚焦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全省优势产业,以产品更新换代牵引供给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体是企业,缺意愿、缺资金、缺政策等成为制约企业开展设备更新的主要原因。针对工业企业担心设备更新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更新改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和技改相关的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创造良好的政策配套环境,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从而提升企业设备更新的热情和意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