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深圳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助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供稿: | 2025/8/21 0:00:00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召开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梳理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分析问题和不足,并系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是国际通行的质量基础设施,是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积极发挥质量标准、检测认证等职能优势,联合5部门共同出台《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系统建设“20+8”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构建适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为深圳市打造全球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强化质量支撑。
2024年以来,深圳市新增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机构(TC/SC/WG)6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含国外先进标准)414项,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70项,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79项。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全国首发超充设施地方标准6项,布局低空经济标准18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6项地方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立项《科研算力共享技术规范》等9项人工智能地方标准,支持企业抢占标准制高点 在集成电路、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领域,深度参与市场监管总局标准稳链重大标志性项目,主导或参与36项关键技术标准研制。
通过强化产业计量基础支撑,深圳市在全国首创建立计量验证、计量数据核查、诚信计量“三位一体”超充设施计量规则。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建立各类计量标准器具1792项,实施产业链质量强链重点项目8项,部分检测认证报告得到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权威机构的认可。在碳计量领域,该市开展基于无人机系统的碳计量关键技术研究,破解高空、移动环境下的碳排放定量测量难题 在石墨烯计量领域,该市研制石墨烯热扩散系数横向测量方法,建立薄层电阻的量传路径,解决集成电路产业薄层电阻关键参量的测量难题。
在检测能力提升上,深圳市深化与中国中检的合作,全力支持其在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检测认证创新产业园等项目 推动华测建设新桥基地,进一步拓展半导体芯片、低空经济等领域检测能力 引进培育国际国内知名检测认证机构,支持必维、天祥等在深圳扩大经营规模,推动莱茵在深圳设立大湾区运营中心。
深圳市还创新新型认证和特色认证,累计为167家企业发放证书494张,“湾区制造”“中国制造”国际贸易涉碳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在深化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方面,深圳市实施产业链质量强链重点项目8项。全市今年新增25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覆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