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登陆     |    
其它

当前位置:首页 > 前七月山东经济总体平稳 工业拉动功不可没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前七月山东经济总体平稳 工业拉动功不可没

供稿: | 2025/8/22 0:00:00

  山东连续7年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前期“单点突破”红利消失后,面对边际成本递增、复杂程度指数级上升,山东依然咬定这一重点领域自我加压,滚动推进,由此带动企业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变革的深层次转变

  山东发挥工业运行指挥部抓总作用,强化运行监测调度,用好价格、电力、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中的困难问题。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5.4%

  山东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推进制造业从传统到先进的转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以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用电增速持续领跑,分别增长40.6%、32.2%、32.1%

  前七个月山东经济运行成绩单出炉,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0%,较上半年又提高0.5个百分点。小成本的技改,在企业如何“挖”出大效益?山东鲁康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继存现身说法:“今年鲁康盘活闲置车间,将原90米辊道窑改造成速烧窑,新增自动化压锅机等设备140余台套,技改后,公司可年产400万件陶瓷耐热烧锅,市场占有率将提升20%。”

  看似普通的数据增长背后,是山东连续7年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前期“单点突破”红利消失后,面对边际成本递增、复杂程度指数级上升,山东依然咬定这一重点领域自我加压,滚动推进,由此带动企业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变革的深层次转变——这也是解读前七个月山东工业数据的关键视角: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山东工业锚定“头号工程”持续攻坚,在求进中稳住基本盘,于开拓中积蓄新动能。

  夯实多业支撑,抓好“稳增长”首要任务。“头号工程”是全局发展的动力源,工业要想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和全国工业大盘,最根本的就是稳增长。

  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是山东工业重要支柱。山东发挥工业运行指挥部抓总作用,强化运行监测调度,用好价格、电力、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中的困难问题 激光设备、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潜力深厚,山东结合“链长制”更新完善窗口将其纳入重点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山东推动扩大工业品以旧换新品种和规模,支撑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和平台经济……前七个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5.4%。

  高端化步伐加快,开辟“高质量”增量。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头号工程”的成色。

  山东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推进制造业从传统到先进的转型:对准产业需求抓创新,芳纶纤维、环保装备、新能源电池等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举办,通过做优生态圈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相融互促,让科研者指尖的“技术密码”能更快转化为驱动生产的“智慧齿轮” 数字赋能提速,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开展优秀行业模型、场景模型遴选,带动头部企业与数字服务商核心能力共用、应用服务共创,所沉淀的智能化转型经验加快向中小企业普及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成果转化堵点和痛点,深化“揭榜挂帅”行动,布局建设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由此,山东实现前七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

  激发新需求新场景,构筑增长新空间。

  低空经济“起飞”:山东完善无人机产业链“1+N”图谱清单,超前布局根植性企业和研发机构,谋划关联产业发展,在鲜活品速递、紧急医疗、城市管理等方面形成多个典型场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壮大:山东将“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有机结合,在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环卫、智慧交管等领域开展场景应用,已蹚出一批可行的商业化模式……前七个月,以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用电增速持续领跑,分别增长40.6%、32.2%、32.1%。

  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较6月增加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1至7月累计增长7.8%,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山东工业又一步前进。

  当前,不少企业还面临需求收缩、出口增长减弱等现实压力,稳住工业压舱石,需要更好稳住这些力量之源。应看到,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持续深化,政策叠加效应释放,更多资源正投向工业领域,不因一时的成绩放慢脚步,也不为一时的阻碍动摇方向,在多元挑战中守住“重心”,创造性采取借力和对冲措施,就能推动工业经济继续向优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