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登陆     |    
其它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宁区委书记张伟:抢抓科创回归都市机遇 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长宁区委书记张伟:抢抓科创回归都市机遇 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供稿: | 2025/9/15 0:00:00


  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篇融汇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把脉定向,明确了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作出的战略新擘画、新指引,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长宁区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牢牢把握市委《意见》的核心要义,主动对标对表、结合区域实际,研究制定了《中共长宁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抢抓科创回归都市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锚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数据价值化应用先行区、应用场景落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深化贯彻落实重点任务,确保市委决策部署在长宁落地生根,努力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局中勇为尖兵、彰显担当。

 聚焦创新企业,持续推动科创动力更加澎湃

  长宁区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培育发展了一批在智能驾驶、产业互联网、生命健康等领域拥抱前沿科技、具有硬核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接下来,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创新企业千帆竞发。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运营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迭代转型。依托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实体平台,引入更多高能级涉外专业服务机构,助力更多企业优化全球业务布局。着眼全过程创新和全链条加速,为成长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增强陪伴企业成长的恒心、耐心,帮助企业对接各类投资和并购机构,解决融资需求,助力打通产业链条、延展服务半径。加强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资源对接,最大限度释放外资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推动外资研发中心开放创新链条,促进知识产权本地持有、本地运作、本地转化。持续做大做强软信服务、航空服务、时尚消费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开拓产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以科技创新强劲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聚焦创新空间,持续推动科创潜力竞相激发

  近年来,长宁区通过城市更新打造了新象限·武夷、翡悦里等科创空间,为抢抓科创回归都市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支撑。接下来,将围绕重点区域不断提升创新浓度和示范效应。高标准打造“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培育高质量孵化器运营主体,服务突破性科技成果率先转化和硬科技企业加速孵化 有序推进商务楼宇改造提升、低成本科创空间打造、人才公寓筹措、慢行网络贯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优化 深化“科创中国”建设,创新探索科技传播。高质量建设特色示范园区,推动创新企业、高校院所、服务平台等产学研用主体在重点科创园区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低效用地盘活处置,提高空间规划对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适配性 完善张江高新区长宁园东、中、西发展空间布局,加快“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建设。

  聚焦创新要素,持续推动科创活力充分涌流

  长宁区注重发挥数据、人才等科创战略要素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接下来,将着力服务人才近悦远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创新柔性引才机制。推动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内涵拓展和功能提升,做优做实虹桥留学生创业园、海归人才创新创业首站。加大人才安居租赁房源筹措建设力度,打造“人才社区标杆”。着力提升数据应用价值。推进“虹桥数谷”数据价值化应用先行区建设,引进市场主体提供可信数据空间、大模型集约管理、短期算力资源等数字公共服务。完善数字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数字化服务商、数字技术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创新技术全行业全场景应用落地,支持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建立并完善国有科创投资平台,充分发挥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动态优化各类有利于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惠企政策。深化开放合作,推动长三角科技资源互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