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陆 登陆     |    

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联盟智能平台

联盟合作活动-展会

    
          
  • 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第六届科博会9月举行 2018年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陕西举办 2018年上海工博会第二十届中国工业博览会 2018年上海工博会第二十届中国工业博览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发文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 发文日期:2017-04-05


关于印发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4-05 00:00
浏览次数:1
字体大小:   

各盟市农牧业机械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及农业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部署,我厅编制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2017年4月5日 

 

  附件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贯彻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明确“十三五”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对于建设具有自治区特色的现代农牧业意义重大。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及农业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农机化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牧业机械化紧紧围绕自治区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目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农牧业机械化发展质量、效益、水平全面提升,圆满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农牧机总量持续增长,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全区农牧机总动力达到3805万千瓦,较“十一五”末增长25.4%;农牧机总值达到486.3亿元,同比增长83.3%。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10.6万台,其中2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72.4万台,占拖拉机总量的65.5%,同比增长14.9个百分点;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达到3.01万台,同比增长2.76倍。农牧业机械装备整体向大型化、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明显提高。农牧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农作物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2.2%、87%和61.3%,同比分别提高了4.9、11.5和25.4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4%,较“十一五”末提高13.1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玉米、马铃薯机收水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分别达到59.5%和75.4%,同比提高48.8个和36.3个百分点,成为“十二五”期间农机化工作的突出亮点。天然草原打草场基本实现机械化收获。农机化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展。保护性耕作、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畜牧业机械化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全区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952.7万亩,同比增加35.8%;完成机械深松整地1912.6万亩,同比增加24.1%;机械化精量播种、深施化肥、秸秆还田等新技术继续大面积推广,分别达到6486.2万亩、6121.3万亩和2798.4万亩,同比分别增长40.3%、26.7%和67.9%;饲草料收贮、加工运输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牲畜饲喂、剪毛机械化有了长足进步;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促进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壮大。“十二五”期间,通过扶持种养殖农牧机大户、机械化家庭农牧场、农牧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服务组织,使得各类农牧业机械经营主体有了新的发展。全区农牧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869个,同比增长3.1倍;农牧机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农牧机大户总数达到20189户,同比增长1.3倍。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经营活力稳步提高、服务范围快速拓展;以农牧机专业合作社和农牧机大户为主力的农牧机社会化服务占整个农牧机作业的比重达到32.7%,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农机化质量及安全生产持续好转。“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农牧机产品推广鉴定838项;开展产品质量跟踪调查5次,调查各类农牧机产品4479台,农机化质量不断提升;全区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持证率、上牌率分别达到78.4%、74.5%,农机事故发生率、死亡率持续下降。  

  过去的五年,农牧业机械化为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装备保障和技术支撑,取得显著成效;在推动自治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农机化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我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必须加快发展农牧业机械化。 

  支撑农牧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农牧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牧业生产成本和农牧民种养意愿,影响着先进农牧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牧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村牧区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牧业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牧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国制造2025》将农牧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牧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牧机工业转型升级。国家及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农牧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扶持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牧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经济作物、特色作物生产关键环节、农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农牧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发展速度差别较大;农区和牧区机械化发展差异较大;饲草料收贮加工与畜牧饲养业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农牧机装备技术水平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老旧农牧机仍在超期服役。农牧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牧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农牧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牧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农牧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够充分。这些问题制约着农牧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判断,我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牧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三、发展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为核心,促进粮食增产、畜产品增加、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以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以调整优化装备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技术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驱动、人才队伍建设、农机农艺融合、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农牧机装备、作业、服务、科技和安全生产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农牧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牧民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农牧民市场主体地位,支持、引导和提升农牧户购机用机积极性,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激发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机化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农牧民成为农机化的自觉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  

  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立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牧机装备、技术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引导和倡导农机化需求转型升级。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立足“三农三牧”发展大局,围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以增加有效供给为重点的农牧机装备和农机化科技创新,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坚持分类梯度发展。尊重地区差异,引导各地聚焦主要作物、特色品种、农牧业生产关键环节,探索适合当地的农机化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共进。根据农牧业生产区域的生产特点、经济条件和农机化基础,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技术措施和推进措施,促进不同地区、多种形式科学发展农机化。支持有条件的盟市旗县率先实现农牧业机械化。  

  坚持协同合作推进。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建立健全农牧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牧民群众有效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发展农牧业机械化的积极作用。 

  (三)发展目标 

  以优化装备结构布局为主线,加快老旧设备更新淘汰,推动农牧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质量、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主要作物生产实现基本全程机械化,畜牧业、经济作物等农牧业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农牧机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农牧机装备总量稳步增加,结构持续改善。拖拉机拥有量保持在110万台以上,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7万台,较“十二五”末增长96%;配套农具数量220万部以上,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2。高效植保机械、高性能联合收获机械、秸秆还田、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机械显著增长。 

  农机作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作物耕种机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5%以上;植保、烘干、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家庭牧场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机械化配套体系趋于完善,养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青饲料和人工种植牧草综合机械化水平85%以上。 

  农机化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畜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基本形成。大型拖拉机、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获机与畜牧业机械等高端农牧业装备比重明显增加,作业质量、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 

  农牧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牧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500个,合作社建设更加规范,新型农牧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化作业服务面积达到农牧机作业总量的50%以上。农牧机作业服务、配件供应、机具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更加便捷有效。 

  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培训教育、职业技能、科技创新、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生产、信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技术创新,培育发展主体、安全生产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农机化发展主要任务 

  以转变农牧业机械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为主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全面提升农牧机装备、作业、服务、科技和安全生产水平;以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增产增收的现代农牧业机械化为目标,调整优化农牧机装备结构,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主攻薄弱环节短板,推进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人才队伍、促进技术创新,培育发展主体、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农牧业机械化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以玉米、小麦、大豆、水稻及马铃薯等作物为重点,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配套机具系统和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少量播种、作物收获及水稻育插秧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玉米及马铃薯联合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难题;积极扶持和推广大型、高端、复式作业机械及高性能、智能化作业机具和配套技术,推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发展升级;加快构建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全区建成一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场),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和垦区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二)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机械化发展。 

  按照“做优草原畜牧业,做强农区畜牧业和提升标准化饲养水平”发展思路,依托人工草场、“粮改饲”高产饲料规模化种植区及天然草场优势,重点推广大型高端饲草料生产加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推动饲草料生产机械化转型升级;依托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牧区生态家庭牧场等规模化养殖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示范典型,突出解决牲畜饲养环节机械化薄弱问题,构建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畜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开展牲畜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验示范,创建畜牧业机械化绿色品牌;在全区建成一批畜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场),推动畜牧业机械化整体发展。 

  (三)积极推进设施农业与经济作物技术装备应用 

  科学选择合理配套与设施栽培相适应的多功能、智能型、高效率作业机械,积极开展设施栽培产品的收获、加工处理设备与技术的引进示范,提高设施栽培的机械化水平。努力突破向食用日葵收获、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与收获机械化作业薄弱环节,加快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和技术的研发推广,提升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 

  (四)扩大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坚持生态优先,充分挖掘农牧业机械化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加快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施药、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秆机械化还田收贮、残膜机械化回收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环保节能型农牧业动力装备,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积极引导机手加强机具保养和使用管理,提高农牧民接受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五)加快培育新型农牧机社会化服务主体 

  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指导思想,着力推进农牧机合作社等新型农牧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通过政策倾斜、示范引导等措施,扶持和鼓励农牧机合作社在服务内容上向综合化拓展,在组织管理上向规范化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向品牌化提升,努力把农牧机专业合作社建成农牧业生产经营新型主体的核心力量,带动农牧机大户和其他农牧机服务组织快速成长。引导农牧机合作社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牧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快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依托农牧机合作社平台,培育和发展农牧机维修与技术服务力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六)保障农牧业机械化安全发展 

  坚持安全第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健全完善法规标准,以农牧机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牧机大户、维修点为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夯实“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牧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创建平安农机、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继续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示范岗位标兵和安全生产标兵创建活动。积极改善农机监理机构装备服务条件,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公共服务质量。深化农牧机推广鉴定制度改革,强化鉴定针对性、创新性、规范性和开放性。加强在用农牧机产品质量调查,进一步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管理及农牧机维修管理制度。 

  五、“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布局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种植业、养殖业和草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结合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种养殖结构和机械化特点,以建立特色显明、结构合理、农机农艺相融,全面服务于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的农牧业机械化装备与技术支撑体系为目标,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合理配置,优化农牧业机械化区域布局。 

  西辽河流域、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大兴安岭沿麓等农牧业主产区,加速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巩固提高优质小麦、水稻、大豆全程机械化质量效益。大力推进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玉米籽粒收获、秸秆还田收贮、粮食烘干等机械化技术应用;大力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和复式作业机具,提高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效率。 

  阴山沿麓、大兴安岭沿麓马铃薯与油菜主产区,配合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及马铃薯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薯区域布局,研究完善不同区域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机具系统和技术体系,重点解决马铃薯联合收获技术瓶颈问题;大力推广油菜免耕种植、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全面提升马铃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质量和效益。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发展带及西辽河流域、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土默川平原等草食畜牧业优势发展区域,在巩固提高牧草收贮、秸秆利用、饲料基地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加大“粮草轮作”、“粮改饲”区域饲草料生产机械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突出抓好牲畜饲喂、饮水、剪毛、药浴、粪污处理等畜牧饲养机械化,为实现优势畜产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供装备与技术支撑。 

  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阴山、燕山、大兴安岭沿麓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域,重点推广机械化播种和收获装备与技术应用。推广耕整地、播种环节的复式机械化作业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广高效植保机械、收获机械与技术;示范推广林果业、中草药、农产品初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 

  阿拉善盟、乌海市及毛乌素、浑善达克沙地等发展区域,重点围绕柠条、梭梭种植、收获、加工转化,进行科技攻关,推进机具与技术成熟,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围绕葡萄产业发展,突破机械化种植、剪枝、采摘薄弱环节,提升开沟、培土、埋藤等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围绕苁蓉、山药、沙葱等名贵作物生产,解决种植、起挖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问题,补齐机械化技术短板。 

  大中城市郊区及旗县所在地周边,要围绕无公害蔬菜、瓜果、花卉、中成药等生产优势,以提升设施栽培装备技术水平和加强设施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卷帘机、微耕机、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机装备技术,提高机械装备和设施栽培的配套性和适应性;加快设施农业相关装备创新和重点机械化技术推广,推进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集成应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 

  各地要将农牧业机械化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建立工作责任制,制定科学评价方法,完善工作考核机制,把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纳入本地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考核内容。结合本地情况,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组织协调和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生产流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技术推广、生产组织、安全监理等工作。扎实推进本地区农牧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落实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 

  认真贯彻落实农牧业机械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自治区扶持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各级农牧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发展改革、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落实有关农牧机化发展的财政、税费、金融、保险、用地、基本建设等各项扶持政策,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农牧机购置补贴政策,突出补贴重点,加大农牧业机械化薄弱环节生产机械补贴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牧机户和农牧机服务组织的金融支持和信贷服务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完善农牧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努力健全促进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三)广开资金渠道,努力增加投入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农牧业机械化重大工程、重点发展领域的支持,强化政策性金融部门对农牧业机械装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逐步建立以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投资为主体,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加强规划落实,健全评估考核机制 

  全区农牧业机械化系统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量化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实施要求,组织调动全系统力量,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要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解决规划实施实施中的问题,适时完善规划目标任务。要强化考核监督制度,探索建立农牧业机械化发展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的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形成全社会关注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参与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和监督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